首先我是因为据说拉康齐泽克是一种高级左经,而拉康和现象学(phenomenology)相关才有兴趣了解现象学,最终选择阅读这本难度看起来最低的《现象学入门》1。
由于哲学圈特有的把一个一句话的简单想法扩写成一本书的行为,对读者现象学的解释暂时略过。
唯心还是唯物 这(不)是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中学日单诺夫体系迫真哲学暴力教学下,一般会告诉唯心/唯物之争是哲学圈的基本命题,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真理”(大嘘),唯心主义是封建落后反动的。然而在扎哈维的这本书中却反复暗示你唯心和唯物之争是伪命题。
这样一种观点是否会让现象学成为某种形式的哲学唯心论?…现象学家也都反对客观主义…
– 现象学入门 第二章 实在论与唯心论
总的来说“现象学”否认“精神”和“客观”单独存在的意义,而专注于精神对客观的作用和反射,然而我翻遍了此书却不知道为何扎哈维没有完全否认唯心唯物之争而是对此含糊其辞。
物理文本中的现象学
从扎哈维的文本中可以发现,他始终在强调客观实在向人脑的映射和人脑的客观的“操作”,对于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来说很难不联想到这和“科学方法”非常类似。
所谓科学大致方法即 归纳->演绎->实验 三步,现象学中,什么是客观对精神的作用?显然精神首先要具备某种对客观现实的“模型”,而后精神可以将现实映射进它可以“理解”的范畴,而这显然和科学方法的归纳法非常相似,在这一步科学将建立“模型”。
所谓的实践/实验/归纳都非常像现象学所说的“意向性”,凭着脑中的“模型”,观察或者试探现实世界。
如费曼物理讲义中所说,一个科学理论唯一的意义在于其预言力,只要它给出的预言是可检验且被检验的,无论它说世界的本源是什么都是对的,扎哈维在此所说一个“物体”的不同方面“本性”,实在很像物理语言中一个实体在不同理论的不同抽象。
总体来说阅读此书的过程并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大多数只是将科学方法换了一套名词。
More is different
似乎记得此书中有一段记述称哲学如何摆脱“科学的婢女”的地位,毕竟近现代以来自然科学影响力变得非常巨大而哲学(尤其是欧陆哲学)逐渐式微。并且此书中存在一章对科学界的还原论大加批判。
所谓还原论即认为结构总由更基本的结构构成,只要我们知道了更基本的规律,那么也就知道了更上层的规律,这也就是马斯克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同时也是被互联网产品经理炒红的另一个此领域非常入门的民科级理念。
扎哈维认为还原论作为一种认知论缺乏对世界的抽象,许多认识无法用还原论表达,从而“现象学”补充了科学的盲区。
然而这里显然可以看出扎哈维对科学/物理的认知比较浅薄,早在哲学界解释这一点之前物理学界就在大力批判还原论大行其道之风,其中的著名时刻就是《More is different》的发表。某些物理学分支完全不是还原论,比如热力学/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的主要部分是近似模型。
在另一次谈到科学和哲学的冲突时,扎哈维认为现象学或者哲学并非和科学理论存在取代关系,而是现象学解释或澄清了科学在做什么。然而作为一个受过更多科学训练的人,我必须指出科学语言现在远远比现象学更澄清,(让我们回忆《时间简史》的开头吧,维特根斯坦所说,哲学的任务仅剩下语言分析),现象学本身比他想要澄清的东西引入了更多的模糊性和概念。在那些科学理论中,我们完全不需要知道什么现象学也能接受一样的,且更清晰的想法。
此书另一章曾尝试将现象学应用于社会学,然而读过《人类简史》系著作的人会发现它的描述和《人类简史》如出一辙,只是引入了更多,更难理解的语言和概念,然而《人类简史》从未告诉我们它在用现象学的方式思考。
我们再次回到了费曼所说哲学对科学的研究基本等于空气动力学家对鸟类的研究,鸟类飞行本身并不需要理解空气动力学,尝试用哲学指导科学如同空气动力学家指导鸟类如何飞行。好在这里扎哈维退了一步(毕竟受制于科学圈子的话语权日渐变大),认为现象学可以澄清科学理论,但如上文所述这种澄清对科学界自己也可以说完全没用处。
另外我不知道现象学的想法源自何处,可能本来就是是受到科学界启发。
哲学已死
看完此书之后,我对这个哲学分支实在兴味寥寥(以至于此文的引用都懒得标记),看起来它确实总是想要掺和对现实世界的研究但基本无所建树,作为对客观世界认识先锋的科学发源于英国的经验和实证主义流派,和欧陆哲学本无关系,我越发觉得这个流派除了催生了纳粹,康米等一批权威政权外还有什么益处,
最后引用一段独人13的话吧
“哲学死了”不是说没有哲学氛围和没有哲学新理论,而是哲学这种魔怔玩意不如科学,但是还得保留哲学对人的素质规范这个价值,只有有素质的科学家才配叫科学,所以文蛮理论的意义就在这,这也是为啥我说自己是最后一个哲学家,我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不要再魔怔哲学了,,,
- [1] 扎哈维, 2019. 现象学入门. 香港: 商务印书馆.